黑色观察20250322产能又起市场忧心
一、 宏观背景
1、经合组织预计,全球GDP增长率将从2024年的3.2%放缓至2025年的3.1%
和2026年的3.0%,此前的预测为今明两年增长3.3%;美国GDP增长率也将在2025年和2026年分别降至2.2%和1.6%,低于早先预测的2.4%和2.1%。
2、统计局:1-2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.9%;2025年1—2
月份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52619亿元,同比增长4.1%,1—2全
国房地产开发投资、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降幅均收窄,待售面积增长,到位资金下
降。1—2月份,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05972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9.1%。
房屋新开工面积6614万平方米,下降29.6%。1—2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
额83731亿元,同比增长4.0%,比上年全年加快0.5个百分点。
小结: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堪忧,上周“特朗普衰退”后,本周经济合作组织的报告又大幅下调了全球和美国的经济增速。表达了对关税大战的担忧。同时,国内1-2月份的经济数据也乏善可陈,工业增加值同环比都有下滑,房地产行业的下滑速度也并未减缓。开工同比下降9.1%,新开工更是同比降幅接近30%。
二、 产业数据分析
1、2025年第11周,澳巴19港发货2354万吨,较上周下降289万吨;中国47港到港量2995万吨,较上周猛增1090万吨; 47港港口库存14914万吨,较上周微幅下降19万吨;样本钢厂进口矿库存9125万吨,较上周下降20万吨;铁矿石日耗292.18万吨,比上周大幅增长6.79万吨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2、煤焦:独立焦企全国平均利润-52元/吨,较上周下滑25元; 独立焦化的产能71.54%,较上周提升1.51%,钢厂焦化产能利用率87.46%,较上周上升0.26%;焦炭库存下降29万吨;焦煤库存增加20万吨;
![]() |
![]() |
3、生产:本周247家钢厂的高炉开工率81.96%,较上周上升1.38%; 高炉产能利用率88.7%,较上周上升2.13%;日均铁水产量236.26万吨,较上周上升5.67万吨;样本钢厂盈利率53.25%。本周五大品种钢材产量865.42万吨,较上周增产12.21万吨;其中螺纹钢产量226.21万吨,比上周下降0.89万吨;热卷周产量324.33万吨,较上周增产5.68万吨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4、 库存:本周五大品种钢材库存1788.09万吨,较前周降库41.53万吨;其中螺纹钢库存837万吨,较上周降库16.78万吨;热卷库存409.9万吨,较上周降库6.32万吨;唐山钢坯库存110.09吨,较上周降库8.51万吨。
![]() |
|
![]() |
![]() |
5、消费:本周五大品种钢材表消906.95万吨,较上周上升23.07万吨;其中螺纹钢表消242.99万吨,较上周增长9.77万吨;热卷消费330.65万吨,较上降0.7万吨。建筑钢材的样本现货成交量52.55万吨,较上周减少2.64万吨,依然增长乏力。热卷成交保持在高水平。
![]() |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6、基差。周末进口铁矿石的基差报收22元,较上周收窄2元;螺纹钢现货指数与主力合约基差报收154,较上周扩张30元;热卷基差收于11元,较上周扩张22元。
![]() |
|
![]() |
![]() |
总结:
本周黑色板块持续走弱,多因素共同促成:
除了宏观经济未见起色,更添担忧外,黑色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均不乐观。
从上游原料端来说,本周进口铁矿石的到港量迅猛回升,到港量接近3000万吨,单周涨幅超千万吨;同时焦煤焦炭连续5天,日日创新低;
在生产端,本周的粗钢产能明显扩张,铁矿石日耗上升6.79万吨(除了春节长假后的一周外,大部分情况下这数据很少超过2万吨),铁水的日均产量上升5.67万吨。
而在消费端,热卷处在三高水平,在连续减产后,热卷经过两周增产,产能也恢复到日均320万吨以上的高位,同时,热卷的需求和库存也保持较高水平。因此没有太大的矛盾。螺纹钢则不同,虽然库存偏低,但需求也不足,且进入旺季需求释放缓慢,而钢厂在此前连续四周增产,已经把日均产量从春节后的178万吨产量,恢复到上周的227万吨。本周才停止了增长,保持在226万吨水平。尽管钢厂作出了产能的调整,但总体上五大钢材的产量依然上升了12万吨。
不过这样的产能,也仅仅与去年同期的产能相当,在当前需求预期下调,且港口库存高位的情景下,还不足以推动原料价格上行。螺纹钢的低库存与低需求对冲之后,尚没有出现支撑价格上行的因素。我们只能期待,需求扩张或者是减产,哪一个先到?
三、技术分析:
铁矿石2505:
螺纹钢2505:
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见解,仅供参考,不作为交易依据